在线咨询
联系我们
回到顶部
基于AIOT的节能控制平台
时间:2024-07-10

【背景与需求】

中国自2020年承诺“2030年达到碳达峰,2060年实现碳中和”的宏伟目标后,各行各业都将节能减排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上日程。根据《2023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》,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.7亿TCE(吨标准煤当量),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.5%,碳排放总量为50.8亿TCO2(吨二氧化碳),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.9%;其中,建筑运行阶段能耗占比显著,为10.6亿TCE,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1.3%,针对建筑运行阶段能耗的有效管控越来越迫切。

【产品简介】

产品简介:

基于AIOT的节能控制平台,采用“云-边-端”架构,综合应用物联网、数据分析、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,通过物联网对能源数据进行采集、在线监测、处理、分析,结合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展开能耗、能效数据分析,以3D轻量化模型全面呈现园区/建筑运行情况;结合“双碳要求”,对照定额进行核算及监测,帮助不动产与设施所有者、使用者、实现节能、降耗和环保,助力园区/建筑低碳运行。

产品架构:

image.png

基于AIOT的节能控制平台,由边缘层、中台层、应用层、决策层四层结构组成,边缘层网关实现数据汇集和边缘逻辑计算功能,中台层对数据开展梳理和清洗,应用层结合能碳管理业务细化,决策层采用数字孪生驾驶舱方式呈现。

产品效果:

基于AIOT的节能控制平台实现效果:

Ø 园区/建筑能耗精细化管理

通过建立多维能耗、碳耗模型,实现建筑空间的全过程能碳量化管理。

Ø 用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控

构建用能设备信息物理模型,整合设备实时数据、设备工艺说明、设备维保说明、设备出厂说明等信息,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动静态一体化;

Ø AI算法助力节能降耗

通过AI技术精准预测建筑用能负荷情况,助力“源-荷”协同控制;通过模式化管理、联动控制等方式,在确保环境舒适的情况下对设备展开能效最优化调节。

Ø 节能评价体系标准化

制定标准化的节能评价关键KPI,包括能耗情况、设备运行情况、设备能效指标评价,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智能化节能评价体系。

Ø 打造1:1数字孪生体

构建1:1能碳数字孪生体,全面呈现园区/建筑供能/用能侧能耗运行,实时跟踪对应的碳足迹。

【产品主要功能】

产品核心功能主要包括:

能碳数据采集与分析:可接入水、电、气等能耗设备,实现能碳数据的自动采集、实时监测集中管理,灵活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支撑碳排放决策。

image.png

能模模型与分析:可按用能空间或用能系统,构建多维能耗、碳耗分项模型,实时统计,灵活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支撑能耗决策

image.png

碳轨迹追踪与策略:通过碳排计划、预算、预测及分析控制,实现碳管理智能化;通过建立碳排放标准和基础精细化,建立碳排放计量核算体系;多维碳耗模型,自定义用能减碳策略,实现空间全生命周期能耗量化与碳排放管理;碳排放全流程数据采集,对不同排放源和用能设备进行碳足迹追溯。

image.png

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:平台能够识别潜在的能源浪费和碳排放风险,并及时发出预警,帮助管理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应对。

AI智能优化控制:根据数据分析结果,平台能够自动调整园区/建筑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参数,实现能源消耗的优化和碳排放的最小化。

 

【应用案例】

案例名称:首钢东南区负碳楼智慧运维管控平台

实施内容:

以智能弱电为基础,构建具有感知和一直在线的“生命体”智慧平台,打造一个“人、事、物、情、财”深度融合的开放生态环境,将多系统、设备的点位控制进行场景化和量化控制,实现碳足迹的全面跟踪。

image.png

建设效果:

首钢东南区负碳楼智慧运维管控平台效果

1、沉淀出5种一键式控制模式,包括照明模式化管控、新风模式化控制、空调模式化控制、窗帘模式化控制、展厅场景模式化控制

2、沉淀出光伏预测、配电调优、新风&空调联动、新风&电动窗联动等4种AI节能控制算法

3、通过平台的节能控制,预计减少年能耗15%左右,即11685千瓦时,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9172.725千克,等效植树417棵。

案例效果图:

image.png

image.png

【应用案例】

案例名称: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基于CPS的场馆节能控制平台

实施内容:

image.png

基于物联网设备,包括物联网通用数据采集器、采集主机、物联网传感器、智能面板、智能开关等各类物联网感知设备,构建以实时数据为基础、以集中控制为手段、以管理业务为核心、以便捷操作为宗旨的智慧场馆管控平台。基于常规的场馆自动化系统、必备的通讯基础设施以及各类感知设备,构建以实时数据为基础、以集中控制为手段、以管理业务为核心、以便捷操作为宗旨的智慧场馆管控平台。

建设效果:

 1)实现全面的感知:平台将全面物联冰球馆内全部物联感知数据。

 2)实现数据实时共享:平台不是运行在独立信息平台环境下,而是在整个首钢智慧园区(一级IOC)和冬训中心区域(二级IOC)的指导下运行,与二级IOC和一级IOC进行数据通信。

 3)实现一键式运营:让运营者通过模式化、场景化实现一键式管控。

 4)实现环境精准控制:平台通过环境数据的采集和空调、新风、除湿、暖风、制冰等系统的联动控制,实现场馆环境的精准控制,满足场馆冰面区域、观众区域、上空防结露区域的不同需求。

 5)实现场馆智慧化节能:平台以模式化、群控联动为基础,构建节能算法模型,并以AI和大数据不断深度学习和训练,优化节能策略和算法模型,实现智慧化节能。

 6)实现场馆节能KPI评价:以智慧建筑为标准、以大数据为基础,制订场馆KPI节能评价体系,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评价体系和方法。

 

 

案例效果图:

image.png

关于我们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首自信,公司是首钢集团旗下的自动化信息化专业性公司,是集信息化规划实施、自动化系统设计、软件开发、系统集成、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,在册员工3000余人。
多年来,公司培养了一支熟悉工艺、经验丰富的专业化队伍,在自动化控制、数学模型、MES、ERP等领域具有强劲实力。公司拥有三百余项专利技术、软件著作权及注册软件产品,具备承担大型企业一至四级自动化信息化“交钥匙”工程的整体实力。
公司结合新业态、新形势,凭借近40年技术经验积累,积极向“工业智能化和智慧城市”两大领域转型发展。在工业智能化领域重点发展“智能装备”、“智能工厂”、“智能物流”和“智慧服务”等产业;在智慧城市领域重点发展“智慧园区”、“智能建筑”、“静态交通”等产业。
京ICP 备05081753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7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