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咨询
联系我们
回到顶部
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
时间:2024-07-09

【背景与需求】

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,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,国家对环境管控的力度日益加强。当前背景下,企业如何实现对环境的有效监测和管理,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。当前,众多企业面临着环保业务系统繁多、数据分散管理的问题,致使数据加工分析局限于单一主题,无法提供实时的数据关联查询和决策指导。其次,部分企业由于污染排放源数量多、阵发性强、总量大的特点,环境治理难度极大,亟需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环境智能治理、高效协同。

【产品介绍】

产品简介:

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以环保业务集群为宗旨,利用通感一体、多源异构数据融合、三维数字模型技术构建“四位一体”体系,实现在线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控、预测预警和趋势分析。集成远程遥感、隔空干预等功能,形成AI智能分析,打通污染源监控和综合业务管理,以数据支持业务整合管理,实现数字化智能认知与管理,从而推动企业环境智能治理和高效协同。

产品架构:

image.png

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实现多业务协同,打造数据的共享、服务联动

产品效果:

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可以实现如下效果:

Ø 强化多业务协同,提升管理效率

深度融合“物联网 + 大数据 + 人工智能”等前沿技术,推动环保业务上下游协同,实现“一源多用、数据共享”的高效模式。

Ø 提高快速预警、响应处置能力

利用数字孪生和增强现实技术,将数据和地理空间虚拟现实相结合,构建预警体系,实现从末端到前端的治理转变,提高应急响应和防范处置能力。

Ø “三位一体”验证、助力精细管理

运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,打造“三位一体”验证,支撑多维度数据动态分析,助力企业精细管理。

Ø 料场智能治理,打造无人值守

利用AI鹰眼实现“实时监测”->“超标报警”->“数据分析”->“指挥调度”->“科学治理”的全过程管控,科学指导环境治理。

【产品主要功能】

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融合有组织、无组织、清洁运输、环保DCS系统、视频监控、AI智能联动及环保综合等业务为一体,打造环保全业务宏观分析,助力智慧决策。

功能1:有组织

以三维模型为载体,构建立体空间呈现,实时动态地掌握污染排放情况,分析预测污染趋势,降低超排风险。

功能2:无组织

以排放源清单为主线,构建三维立体网格化监测系统,获取污染物浓度分布,采用大数据分析刨析问题所在,实现精准治污。

image.png

无组织排放源清单

功能3:清洁运输

利用多系统融合技术建立标准化数据接口,快速对接计量、门禁、物流等系统,实现多系统实时联动,清洁运输比例动态核算。

image.png

清洁运输比例

功能4:环保DCS系统

打通生产、治理、监测等设备数据链路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监控体系,实现源头真减排、过程可管控、末端严执法的闭环管理。

image.png

三位一体呈现

功能5:视频监控

搭建环保视频集群,实现视频图像的在线监视、回放、截图存储及查询等功能,提高环保管理的过程监控能力。

image.png

视频实时监控

功能6AI智能联动

利用AI鹰眼,自动识别料场污染超标情况与配备治理设施联动,控制关联区域的治理设施启停,自动化处理区域超标状况,建立主动预防、指挥有序、反应迅速、协调联动、防范有力的治理体系。

image.png

AI智能联动规则

【应用案例】

案例名称:河北太行钢铁有限公司智慧环保无组织排放集中控制系统项目

实施内容:基于国家政策、发展战略要求,建立覆盖有组织、无组织、清洁运输等业务于一体的管控系统。以污染源清单为核心,收集建立产尘源关联生产、治理、监测设备间的逻辑关联,实现不同维度数据匹配验证,持续跟踪企业排放能力,借助于动态预警、AI智能分析等功能,提高环保设施运行、排放管控能力,支撑企业超低排放和绩效评级。

建设效果:

1)构建“五个一体系

一张网传输一个库共享

一平台监管

一张图呈现

一站式服务

数据监管率100%

2)料场智能抑尘

精准识别、高效治理

24小时无人值守

能耗 -45.5%

3)高效办公

管理效率 +50%-70%

案例效果图:

 

image.png

关于我们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首自信,公司是首钢集团旗下的自动化信息化专业性公司,是集信息化规划实施、自动化系统设计、软件开发、系统集成、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,在册员工3000余人。
多年来,公司培养了一支熟悉工艺、经验丰富的专业化队伍,在自动化控制、数学模型、MES、ERP等领域具有强劲实力。公司拥有三百余项专利技术、软件著作权及注册软件产品,具备承担大型企业一至四级自动化信息化“交钥匙”工程的整体实力。
公司结合新业态、新形势,凭借近40年技术经验积累,积极向“工业智能化和智慧城市”两大领域转型发展。在工业智能化领域重点发展“智能装备”、“智能工厂”、“智能物流”和“智慧服务”等产业;在智慧城市领域重点发展“智慧园区”、“智能建筑”、“静态交通”等产业。
京ICP 备05081753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721